藝術不再為少數人服務,終究會走下神壇回歸至日常生活中的點滴。德國學者韋爾德在《重構美學》一書中說到: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浪潮是由于大眾消費水平與消費方式的改變,產品作為設計的產物,可以將審美情趣延伸至日常生活中。
關于日常生活審美化兩個層面的闡述都可以在現代社會文 創設計中得到印證:提及藝術人們想到的不再僅僅是博物館中冰冷的展柜,傳統文化不再停留在冗長的史籍和遙遠的古跡中。
設計師通過對文化元素進行提取與整合、再與現代消費者的功能性需求相結合,可以設計出同時滿足消費者功能與審美需求的文化創意產物。
文創產品使得傳統藝術與文化“被日常生活化”,從而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,以實現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。
進入消費時代之后,大眾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需求大大提高。 與此同時,對設計的情感需求日益提升。環顧人們身邊的產品,可以發現設計不再是單一的功能性表達,還需考慮到用戶的審美與情感需求,從審美體現與文化內涵的角度來進行設計表達,即“產品被審美化”。